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技术转让 > 井下救援设备
井下救援设备

井下救援设备

  •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有效期:2022-07-20至2024-07-20
  • 发布日期:2022-07-20
  • 技术成熟度:详情咨询
交易价格: ¥面议
  • 法律状态核实
  • 签署交易协议
  • 代办官方过户
  • 交易成功

专利推荐

  • 技术(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 申请号/专利号 CN202122193475.5 
  • 技术(专利)名称 井下救援设备 
  • 项目单位
  • 发明人 吕风顺 吕禾根 
  • 行业类别 人类生活必需品
  • 技术成熟度 详情咨询
  • 交易价格 ¥面议
  • 联系人 任老师
  • 发布时间 2022-07-20  
  • 01

    项目简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井下救援设备,涉及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安装有螺纹套筒,且连接杆的外部右侧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所述连接杆的外部左侧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与第一套筒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弯管接头,且弯管接头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钢丝绳。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弯管接头以及钢丝绳,使钢丝绳向下移动,此时,处于弯管接头下方的钢丝绳就能够将救援物资套住,结构简单,绕着弯管接头与第一套筒或者第二套筒的连接处转动,进而能够调节相邻两弯管接头之间的角度与距离,从而能够对钢丝绳收紧后的跨度进行调节,可以对宽度或者直径较小的物品进行固定,可以配合水下探头使用,效果更好。

    1.井下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顶端安装有螺纹套筒(2),且连接杆(3)的外部右侧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5),所述连接杆(3)的外部左侧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筒(7),所述第二套筒(7)与第一套筒(5)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弯管接头(6),且弯管接头(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钢丝绳(9);

    第一弧形连接件(8),所述第一弧形连接件(8)安装在连接杆(3)的正面下方,且第一弧形连接件(8)与连接杆(3)之间焊接有连接块(11),所述第一弧形连接件(8)的后面配合安装有第二弧形连接件(10),所述第一弧形连接件(8)与第二弧形连接件(10)之间活动连接有滑轮(4),且滑轮(4)的中心处连接有转轴(12);

    所述井下救援设备还包括紧固件(1),所述紧固件(1)安装在钢丝绳(9)的外部,且紧固件(1)的内侧粘接有防滑橡胶(14),所述紧固件(1)的中部贯穿有双头螺栓(13),且双头螺栓(13)的外部安装有螺母(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5)与连接杆(3)之间为电焊连接,且第一套筒(5)与第二套筒(7)形状规格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接头(6)与第一套筒(5)之间为转动连接,且弯管接头(6)的内径大于钢丝绳(9)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连接件(8)与连接杆(3)之间通过连接块(11)焊接成一体化结构,且连接块(11)在连接杆(3)的正面以及反面均有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4)与第一弧形连接件(8)之间通过转轴(12)构成旋转结构,且滑轮(4)关于连接杆(3)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有两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1)与钢丝绳(9)之间通过双头螺栓(13)以及螺母(15)构成固定结构,且紧固件(1)的内壁与防滑橡胶(14)的外壁贴合紧密。




    展开
  • 02

    说明书

    井下救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井下救援设备。

    背景技术

    矿井是形成地下煤矿生产系统的井巷、硐室、装备、地面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有时把矿山地下开拓中的斜井、竖井、平硐等也称为矿井,当矿井内部发生矿难时,需要及时进行救援,为此我们提出井下救援设备。

    现有的井下救援设备结构较为复杂,使用起来局限性较大,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对钢丝绳收紧后的跨度进行调节,从而无法对宽度或者直径较小的物品进行固定,使用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井下救援设备结构较为复杂,使用起来局限性较大,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对钢丝绳收紧后的跨度进行调节,从而无法对宽度或者直径较小的物品进行固定,使用体验较差的缺点,而提出的井下救援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井下救援设备,包括: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安装有螺纹套筒,且连接杆的外部右侧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所述连接杆的外部左侧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与第一套筒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弯管接头,且弯管接头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钢丝绳;

    第一弧形连接件,所述第一弧形连接件安装在连接杆的正面下方,且第一弧形连接件与连接杆之间焊接有连接块,所述第一弧形连接件的后面配合安装有第二弧形连接件,所述第一弧形连接件与第二弧形连接件之间活动连接有滑轮,且滑轮的中心处连接有转轴;

    所述井下救援设备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安装在钢丝绳的外部,且紧固件的内侧粘接有防滑橡胶,所述紧固件的中部贯穿有双头螺栓,且双头螺栓的外部安装有螺母。

    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筒与连接杆之间为电焊连接,且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形状规格一致。

    优选的,所述弯管接头与第一套筒之间为转动连接,且弯管接头的内径大于钢丝绳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连接件与连接杆之间通过连接块焊接成一体化结构,且连接块在连接杆的正面以及反面均有分布。

    优选的,所述滑轮与第一弧形连接件之间通过转轴构成旋转结构,且滑轮关于连接杆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有两组。

    优选的,所述紧固件与钢丝绳之间通过双头螺栓以及螺母构成固定结构,且紧固件的内壁与防滑橡胶的外壁贴合紧密。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弯管接头以及钢丝绳,使钢丝绳向下移动,此时,处于弯管接头下方的钢丝绳就能够将救援物资套住,结构简单,绕着弯管接头与第一套筒或者第二套筒的连接处转动,进而能够调节相邻两弯管接头之间的角度与距离,从而能够对钢丝绳收紧后的跨度进行调节,可以对宽度或者直径较小的物品进行固定,体验较好。

    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第一弧形连接件、第二弧形连接件、滑轮以及转轴,钢丝绳紧贴在滑轮的外壁移动,能够使钢丝绳移动更加流畅,即使钢丝绳与连接杆之间呈一定的夹角移动时,由于滑轮的作用,钢丝绳与第一套筒或者第二套筒之间不会发生刮擦,不会对钢丝绳的移动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1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弧形连接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3为本实用新型中紧固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紧固件;2、螺纹套筒;3、连接杆;4、滑轮;5、第一套筒;6、弯管接头;7、第二套筒;8、第一弧形连接件;9、钢丝绳;10、第二弧形连接件;11、连接块;12、转轴;13、双头螺栓;14、防滑橡胶;15、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3,井下救援设备,包括紧固件1、螺纹套筒2、连接杆3、滑轮4、第一套筒5、弯管接头6、第二套筒7、第一弧形连接件8、钢丝绳9、第二弧形连接件10、连接块11、转轴12、双头螺栓13、防滑橡胶14和螺母15,连接杆3的顶端安装有螺纹套筒2,且连接杆3的外部右侧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5,第一套筒5与连接杆3之间为电焊连接,且第一套筒5与第二套筒7形状规格一致,电焊连接确保第一套筒5与连接杆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确保在进行救援过程中,第一套筒5不会从连接杆3的外部脱落,连接杆3的外部左侧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筒7,第二套筒7与第一套筒5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弯管接头6,且弯管接头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钢丝绳9,弯管接头6与第一套筒5之间为转动连接,且弯管接头6的内径大于钢丝绳9的直径,转动连接确保弯管接头6能够绕着与第一套筒5的连接处转动,进而能够调节相邻两弯管接头6之间的角度与距离,从而能够对钢丝绳9收紧后的跨度进行调节,弯管接头6的内径大于钢丝绳9的直径,确保钢丝绳9能够在弯管接头6的内部移动,第一弧形连接件8安装在连接杆3的正面下方,且第一弧形连接件8与连接杆3之间焊接有连接块11,第一弧形连接件8与连接杆3之间通过连接块11焊接成一体化结构,且连接块11在连接杆3的正面以及反面均有分布,一体化结构确保第一弧形连接件8与连接杆3之间能够通过连接块11固定在一起,并且连接稳固性较好,第一弧形连接件8的后面配合安装有第二弧形连接件10,第一弧形连接件8与第二弧形连接件10之间活动连接有滑轮4,且滑轮4的中心处连接有转轴12,滑轮4与第一弧形连接件8之间通过转轴12构成旋转结构,且滑轮4关于连接杆3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有两组,旋转结构确保滑轮4能够绕着转轴12转动,进而能够使钢丝绳9贴着滑轮4移动,从而而能够使钢丝绳9的移动更加顺畅,确保即使钢丝绳9与连接杆3之间呈一定的夹角时,也不会对钢丝绳9的移动产生影响,井下救援设备还包括紧固件1,紧固件1安装在钢丝绳9的外部,且紧固件1的内侧粘接有防滑橡胶14,紧固件1与钢丝绳9之间通过双头螺栓13以及螺母15构成固定结构,且紧固件1的内壁与防滑橡胶14的外壁贴合紧密,固定结构确保紧固件1与钢丝绳9之间能够通过双头螺栓13以及螺母15固定在一起,便于钢丝绳9与紧固件1的连接以及拆卸,贴合紧密,钢丝绳9在紧固件1的内部移动时,不会因为摩擦而使防滑橡胶14从紧固件1的内侧脱落,从而确保紧固件1将钢丝绳9固定好后,钢丝绳9在防滑橡胶14的作用下不会发生滑动,较为安全,紧固件1的中部贯穿有双头螺栓13,且双头螺栓13的外部安装有螺母15。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钢丝绳9的一端穿过连接杆3与右侧的滑轮4的间隙,再穿过第一套筒5以及其下方的弯管接头6,将钢丝绳9从第一套筒5右侧的弯管接头6拉出,穿过第二套筒7下方的弯管接头6,再穿过第二套筒7以及连接杆3与左侧的滑轮4的间隙,最后将钢丝绳9与紧固件1连接在一起,通过双头螺栓13以及螺母15将紧固件1与钢丝绳9固定住,井的深度较深时,通过螺纹套筒2与其余连接杆3对接,向下移动紧固件1,使钢丝绳9向下移动,此时,处于弯管接头6下方的钢丝绳9就能够将救援物资套住,向上移动紧固件1,就能够使弯管接头6下方的钢丝绳9收缩,进而能够将救援物资固定住,再将紧固件1与连接杆3固定在一起,就能够确保物资不会发生松动,绕着弯管接头6与第一套筒5或者第二套筒7的连接处转动,进而能够调节相邻两弯管接头6之间的角度与距离,从而能够对钢丝绳9收紧后的跨度进行调节,钢丝绳9紧贴在滑轮4的外壁移动,能够使钢丝绳9移动更加流畅,即使钢丝绳9与连接杆3之间呈一定的夹角移动时,由于滑轮4的作用,钢丝绳9与第一套筒5或者第二套筒7之间不会发生刮擦,不会对钢丝绳9的移动产生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展开

专利技术附图

服务流程

过户资料

  • 买卖双方需提供资料
  • 平台提供
  • 过户后您将获得
  • 买家
  • 卖家
  • 公司
  • 企业营业执照
  • 企业营业执照

    专利注册证原件

  • 个人
  • 身份证

    个体户营业执照

  • 身份证

    专利注册证原件

  • 专利代理委托书

    转让申请书

    转让协议

  • 手续合格通知书

    专利证书

    专利利登记簿副本

安全保障

  • 品类齐全

    海量资源库,平台整合几十万闲置资源。
  • 交易保障

    完善的资金保障体系确保买卖双方资金安全。
  • 专人跟进

    专业交易顾问全程服跟进,确保交易流畅。
  • 快速响应

    专业在线/电话客服服务,快速响应贴心服务。
  • 售后无忧

    资质过硬,国内大知识产权服务平台。
  • -我要咨询-
  • ×
联系人:
专利名称: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提交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010-832788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