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建言科技成果转化 助力高质量发展

建言科技成果转化 助力高质量发展

来源:科技创新 发布时间:2021-09-09 17:26

创新体制机制 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源头供给质量

省政协常委 王岳森

近年来,我省科技创新工作进步很快,但仍存在着研究基础薄弱等问题,当前急需提升创新质量,强化成果转化源头供给能力。

一是加强基础研究。原创性成果的孕育、成熟和完善,需要深厚的学术积累、学科积淀和技术储备。应着力加强高校学科建设,努力在第五轮评估中有更多学科进入“A”类行列。强学科关键是人才,当前应注重拔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在科研经费使用等方面,赋予领军人才充分自主权。要发挥骨干高校多学科建制化优势,聚焦我省产业发展,深入探索“卡脖子”问题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建言科技成果转化 助力高质量发展

二是完善创新机制。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组建创新联合体,统筹各领域科技资源,推进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协作,集中力量在种业安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等方面加大攻关力度,以“仰望星空”的精神铸就“大国重器”。要引导科技人员提升研究活动质量,科研选题在立足“我能做什么”的同时,更加关注社会“需要我做什么”,以更多高水平成果推动我省产业结构升级。

三是强化中试环节。要以校企合作推动中试基地建设,通过中试完善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试制和量产能力。要建立开放共享服务补偿机制,推动试验设备、仪器等开放共用。要强化技术创新中心、大学科技园的中试功能,优化其评价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向纵深发展。

四是改革评价机制。人才评价要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分类制定“干什么评什么”“谁用谁评”等制度。成果评价机制改革推行基础研究成果“代表作”制度,应用研究成果注重高质量知识产权产出。项目管理体制要探索尝试“包干制”“赛马制”“揭牌挂帅”等方式,真正让务实、踏实、能干事的科技人才挂帅出征,形成高质量成果竞相迸发的良好局面,早日实现河北经济发展新旧动能的历史性转换。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全面提速科技成果转化

省政协常委 李红录

近年来,我省坚持把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加强政策引导和服务支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提升。但还存在企业创新动力不足、金融扶持力度不大等问题,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的主体。进一步正向激励、反向倒逼企业创新,鼓励和尊重企业自主决策和技术研发,政府在立项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发挥企业在政府创新决策中的重要作用,赋予更多“话语权”。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加大企业参与评价工作力度,有关奖项评选向企业倾斜。

二是推动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综合运用政府采购、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方式,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发挥创新券政策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科技与金融融合,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融资支持。用足用好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提升企业办税便利度。制定创新型企业家培养计划,为企业家“补脑”。

三是鼓励企业成为科研组织的主体。实施科技领军企业培育行动,加大原创性技术创新力度。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建立产业联盟和联合研发中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依规解决利益分配机制问题。

四是支持企业成为成果转化主体。鼓励企业多渠道购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建立“京津研发、河北转化”协同创新模式,推进我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建设。改革科技项目立项和实施方式,赋予企业更多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

五是持续优化企业创新发展环境。深化“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推进“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为企业松绑减负。建立完善政商沟通联络和容错纠错机制,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建立“普惠化+个性化”支持政策,提高政策实施的精准度。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支持企业创新的良好氛围。

突破人才资源瓶颈 高效支撑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

省政协常委 张宏君(代表九三学社河北省委)

人才决定了一个地区的经济竞争力和未来发展潜力,是高效支撑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最关键的要素。近年来,我省在推动人才资源的快速集聚和有效利用方面取得长足发展,但与支撑全省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的要求相比,仍需加强,为此有三点建议。

一是激发成果转化供应端人才对接市场的动力。当前,我省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仍不够完善,科研成果转化在科技人员晋升机制上未能有效体现,各类应用型人才很难“对号入座”,创新转化动力不足。为此,要建立完善推动成果转化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引导设立技术转移初中高级职称序列,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发展贡献等列入应用研究类专业技术职称的评价体系。完善创新成果转化收益激励机制,细化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改革,健全完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使科研人员收入与贡献相匹配。

二是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端人才资源供给。我省专业技术人才中真正推动成果转化的占比不足1.5%,进行权威价值评估、投融资咨询、信用评价等高水平专业转化服务的更少。建议加强整体人才资源的引进培养。优化各类创业孵化、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平台布局,提升各类平台对人才的集聚能力。创新人才薪酬激励机制,支持高校院所推行协议工资和项目工资制,支持科研人员兼职创新、在职创业。进一步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加强对国内外知名技术转移机构和高水平技术转移服务人才的引进,引导省属重点骨干高校开设技术经纪专业,强化我省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三是提升成果转化承接端承接能力。承接成果转化需要大量具备创新创业精神的企业家和高水平产业化人才。建议推动实施科技企业家队伍壮大工程,建设科技企业家培养基地,推动省属骨干大学建立校友企业家成果转化助推机制。支持重点产业领军企业,建设产业技术研究、创新产品孵化平台,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建立科研平台,提升企业主体对产业化人才的集聚能力。

加快高水平技术交易市场建设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省政协委员 董兆伟

近年来,我省在技术交易机构设立、交易网络平台搭建、市场优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然存在技术要素供给少、交易效率不高、市场服务能力弱等问题,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提升技术要素可持续供给能力。推进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和利益分配制度改革,激励高校(研究所)科技成果在技术市场挂牌交易。鼓励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参与国际国内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引领技术创新方向。

构建区域技术市场体系。对接北京技术交易市场、中关村技术交易中心和天津北方技术交易市场等主要技术交易平台,构建京津冀技术要素市场体系和省市县三级技术交易网络体系。

激发技术交易市场的交易活力。加快建设河北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打造集展示、交易、转化、产业化“四位一体”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

搭建技术工研超市和研发众包平台。建设技术工研超市,为中小企业打造集检验检测、研发、生产等设备、原料一站式解决方案的工业产品交易平台。建设研发众包平台,为技术服务商提供展示宣传、客户对接、专业支撑的全程服务。

强化科技市场服务功能。在产业园区成立成果转化与市场化服务机构联盟。产业园区牵头成立联盟,整合有关科技服务机构,高效推进科技项目落地。

培育和集聚科技服务机构。对在河北省内实际办公的科技服务机构,连续三年,给予资金支持。对为河北省引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项目的科技服务机构,连续三年,给予资金支持。

加速技术转移和交易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将技术转移和交易人才纳入急需、紧缺岗位人才,并在收入、职称评聘等方面享受相应人才引进政策。大中专院校要加速培养技术转移和交易人才,支持财经类高校开设技术转移和交易的通识课或选修课。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提升对京津科技成果承接转化能力

省政协常委 关军锋(代表民进河北省委)

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定位,能否有效承接转化京津创新成果,对我省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十三五”期间,我省坚持创新资源投入和产业集聚,“京津研发、河北转化”的创新链条正加速形成。但通过调研发现,我省产业链条关键节点少,产业结构与京津创新结构匹配度低,制约了京津创新成果在河北的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滞后,科技中介服务、成果转化投融资平台等综合服务仍有待加强。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以创新链源头供给为导向,集中资源培植我省优势产业链。深化我省产业链与京津创新资源有效融合,在信息智能、新材料等主导产业,重点选择三到五个承接转化能力强的产业,集中资源,锻造长板、补齐短板,形成具有强创新力、高附加值和高集聚能力的产业链链条,逐渐实现我省优势产业逐步有序对接京津创新链。

完善配套、强化支撑,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京津创新成果的承接能力。围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联合京津科研院所,推进雄安创新研究院、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建设。同时,加快省级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完善产业配套,提高产业支撑能力,做好强链、补链、延链,提升融入京津创新链条的能力。

健全机制、做好服务,营造融合发展的良好环境。进一步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审批监管体系,营造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环境。培育一批专业化程度高的科技中介机构,引导科技中介向服务专业化方向发展。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科技保险等资本方式,鼓励商业银行采用知识产权质押、预期收益质押等融资方式,为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协同共建、整体推进,打造京津冀深度融合发展高地。依托河北产业发展基础和特色优势,在融入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围绕未来产业发展,联合京津创新资源,推进区域产业统筹整合,在雄安新区、曹妃甸区等重点产业园区共建一批创新社区,促进京津冀技术、产业、空间资源协同、合作,构建互利共赢发展格局。

加大新产品市场培育 增强成果推广应用动力

省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专家 高智

新产品是科技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法规和政策文件,科技创新成效明显提升。但整体水平与全国仍有较大差距。新发展阶段,建设创新型河北,必须把新产品市场培育摆在突出位置,全链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分类支持新产品推广应用。研究出台加强新产品推广应用的意见,编制重点新产品推广应用指南,建立新产品市场推广分类支持机制,对技术和市场较成熟、认同度较高的新产品,运用市场手段给予普惠性支持;对技术初创期、市场培育期的新产品,运用用户补贴等手段给予支持;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发展影响大的新产品,聚焦政策和资源给予倾斜支持。

二是延展创新政策链,覆盖成果转化全链条。改变现行创新政策“重研发、轻转化,重产品、轻市场”的倾向,在深入落实国家支持首台(套)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延展支持研发的税收优惠、资金补贴等创新政策链,对风险更大、更为关键的新产品推广应用和市场培育环节进行有效覆盖。

三是完善公共采购机制,促进新产品市场发育。修改完善政府采购相关法规,增加支持采购新产品的导向性规定,出台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示范工程应用新产品指导意见,制定公共资金采购新产品实施细则,借鉴欧盟“生命周期成本”评审标准,以“最经济有利标”代替“最低成本标”,以公共采购机制创新推动新产品推广应用。

四是搭建应用场景,拓展新产品市场空间。以雄安新区、冬奥赛区、自贸试验区、省会数字新城和中国数博会等为载体,以数据共享、试验验证、场景提供为重点,在市政、交通、环保、教育、医疗卫生、园林绿化等领域,推出一批应用场景并向社会全面开放,助推新产品应用,拓展市场空间。

加快推动产业集聚 打造科技成果产业化高地

全国政协委员 徐英

更加注重系统推进,提升创新整体效能,厚植科技成果产业化沃土。一是强化资金支撑保障。充分发挥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作用,提高基金在河北的投资额度,并适当延长河北项目的投资期限。推动设立“京津冀协同创新基金”。二是强化政策支撑保障。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审批监管体系,持续推进简政放权,营造“政策更优、门槛更低、审批更少、服务更好”的成果转化环境。三是强化人才支撑保障。通过市场化手段组建职业技术经理人队伍。组建“专职+兼职”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梯队,破解人员编制限制对成果转化队伍建设的制约。

更加注重集聚发展,提升产业链条价值,丰富科技成果产业化内涵。一是围绕“链区”、找准“链谱”、绘制“链图”。逐产业链分析研究,增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针对性实效性。二是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抓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的机遇,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精准招商,提升产业发展的带动能力、辐射作用。三是着力走“开放+创新”“科创+产业”的路子。坚持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在创新链、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上,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风险投资体系。

更加注重体系支撑,提升孵化育成质量,培优科技成果产业化环境。一是升级专业集成的孵化服务。推动基础服务向高端服务转变,促进“创业孵化链—技术转移链—科技金融链”三链融合。二是营造开放融通的创新生态。鼓励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将研发设备、生产设施、市场渠道等资源向企业内部和社会创业者开放,培育更多科技企业和新增长点。三是完善中试熟化的转化平台。建设一批通用性、行业性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推动科技成果从中试熟化向产业化加速演进。

更加注重平台建设,提升载体承接能力,打造科技成果产业化主阵地。一是把雄安新区打造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源头,支持国家技术转移雄安中心与京津技术交易市场互联互通。二是把京南示范区打造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全国样板,打造京津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共同体。三是把高新区和农业科技园打造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载体,利用京津资源,吸引京津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园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

创优环境 建强平台 跑出“京津研发、河北转化”加速度

省政协委员 刘宝岐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京津研发、河北转化”,对建设创新型河北,加快推进全省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一要明确转化的重点。全省树立“一盘棋”思想,紧紧围绕12大主导产业、18个重点产业链,推进“多规合一”,为打造产业集群留足发展空间;依托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建设面向技术供需双方、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展示、交易、转化和产业化平台,构建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等多层面精准对接合作机制;各市县选择条件优越的重点园区、重点行业与京津合作,构建“科研分包”“整体托管”“飞地管理”等共建共享模式。

二要提升平台承载能力。各地要重新审视比较优势,以领军企业为引领,不断进行强链、补链、延链,加快上下游产业配套;出台工业用地收储标准,实施提前收储,落实“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达效”供地动态监管机制,鼓励推行“先租后让”“标准地+承诺制”等模式,加强供地保障;提升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加快标准厂房、研发实验室、公寓住房及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试熟化基地,争取大数据产业能耗指标单列,突破发展瓶颈。

三要提升金融支持能力。各地选择创新力强、潜力大的企业,实施上市培育计划;强化政府扶持力度,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做大用活科技创业投资和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减免政策;创新科技风险投资、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等科技金融产品,拓宽投贷联动、融资租赁渠道,全方位破解“融资瓶颈”。

四要提升政务服务能力。细化实化制度规定,深化“放管服”改革;研究出台包括知识产权交易、合作收益分配、财政奖励、股权激励和“星期天工程师”等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优化京津人才配偶就业及子女教育、医疗等政策;着力打造诚信政府,在全社会营造重商、亲商、尊商的浓厚氛围。


关键词标签: 

上一篇:黑龙江累计注册科技型企业超过4万家 科技成果转化明显 下一篇:紧盯“三城一区”科技资源 大兴区科技成果转化合作驶入快车道

相关推荐:

  • 我想买
  • 我想卖
专利类型:
专利名称: *
您的姓名:
您的电话: *
验证码: 免费获取验证码
需求描述:

购买专利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010-832788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