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立足人才队伍建设培养 推动产学研成果转化

立足人才队伍建设培养 推动产学研成果转化

来源:科技创新 发布时间:2021-10-08 16:13

  作为区域经济培养人才提供服务的地方高校,主要承担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在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新型战略的背景下,进行科技成果的转化活动,通过融合高校与企业、政府等社会资源,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进行科技成果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地方高校走应用转型道路、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过程中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不仅需要研究型人才,更需要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校应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

  培养技术转化的专业化人才队伍。近几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促使一些高校先后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培养了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专业服务人员。如天津大学 2013年6月成立了天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技成果转化经纪人;清华大学在2014年6月成立了技术转移研究院,培养科学技术转移专业化人才;浙江大学在2008年就成立了技术转移中心。尽管这些高校在全国率先建立技术成果转移中心,并培养了属于自己的技术成果转化市场服务人才,但是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部门的专业人员的数量仍不容乐观,我国高校目前专职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的比例相对较少。高校应加强人才培养,成立专业服务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队伍,有利于有效解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例如,天津大学成立技术转移中心,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经纪人,主要服务于校内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转化。这些人员不仅要掌握技术、市场与法律的知识,同时还要学习商务与金融的相关知识,经过考核合格的经纪人在促进校内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能够为天津大学的科研人员与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转化服务。高校培养专业的技术转化团队能够对高校内各种技术资源进行整理,并挑选出符合企业需求的技术。与此同时,高校的技术转化团队还可以与地方政府、企业建立某种程度上的联系,并深入企业进行调研,最终选择合适的技术提供给企业,以此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构建“基于产教融合的五位一体”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了更好地整合高校院所、企业和社会资源,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学校“实践为先,产学研结合,注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以应用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创新为主线,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构建“基于产教融合的五位一体”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新型模式。该模式把素质、知识、岗位与实践紧密结合,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科竞赛、企业与项目实践、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五个方面全面推进职业素质、岗位工作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形成“五位一体”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更好的进行科研活动、实现成果转化提供高质量的人才。该培养模式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革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建立“三创”(创新、创意、创业)人才的综合培养模式体系;二是优化和整合跨课程综合性实践,实施“两基双导三段式”实践环节培养模式;三是以学科竞赛为抓手,通过社团活动,拓展学生能力与素质;四是通过企业与项目实践,探索产教融合,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途径;五是加强专业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功能,促进专业持续发展。


  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考评体系。当前,我国高校的评价机制偏向于“重理论、轻科研”,无论是高校的讲师为了晋升副教授,还是副教授为了晋升教授的职称,在考核评价中占比例较大一部分就是其发表的核心论文(理工科以发表 SCI、EI,人文学科以发表 CSSCI 为主)的数量是否达到学校的要求,高校教师是否出版过专著以及是否获过奖都是评选职称的关键因素,至于科研成果是否转化以及转化的数量,并不在考核评选职称的范围内。高校在引进人才的时候往往注重海外名校背景,主要以高水平论文等作为评判的主要指标,高校评选职称体系的单一化,也就导致了科研成果转化的工作并没有被高校教师重视起来。为保障科技成果成功转换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高校要贯彻落实中央的相关政策,制定适用于本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规定,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考评体系,抛弃传统的“重理论、轻科研”的思想观念,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高校职称评定的一项重要指标,提高高校科研人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积极性。


关键词标签: 

上一篇:中国联通36项数字化转型科技创新成果精彩亮相第十八届西博会 下一篇:广西边检总站结合实际 多举措推动教育整顿落地落细把教育整顿成果转化为戍边卫国行动

相关推荐:

  • 我想买
  • 我想卖
专利类型:
专利名称: *
您的姓名:
您的电话: *
验证码: 免费获取验证码
需求描述:

购买专利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010-832788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