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创新 > 创新背景下高新该如何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创新背景下高新该如何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来源:全国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21-12-23 13:04

创新背景下高新该如何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成果推动经济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正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开始探索不同条件下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边界日益模糊,紧密衔接,甚至重叠并行,新技术从研发到进入市场的周期大幅缩短。且对各主体,尤其是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依赖,模式的正确选择将是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的关键,成熟的政府、产业与高校协同转化模式也应该在长期实践中结合优秀的经验不断改进而形成。

1 学科交叉融合,推进重大平台建设


  高校发挥丰富的学科和学术资源优势,充分整合各方面资源,加强跨学科协作,打造重大条件创新平台。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推动了信息、生物、能源等领域的融合,产生了一系列的重大科技成果。高校具有多学科发展、资源集中与科研人才聚集的特点,在高校建设“双一流”的过程中,依托优势学科将高校的科技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与配置,建立学科交叉融合的协同创新中心或平台,将更加有利于高校面向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技术攻关,还可打破高校、企业、政府之间的行政壁垒,实现多领域的合作。多学科融合需要企业与高校共同进行学科知识的整合与设计,采用问题驱动、市场牵引的方式进行协同创新。产学研合作实现多领域合作、多学科融合、多人才投入,也保证了企业、政府、高校之间的互联互动,发挥产学研一体化的优势。


2 加强校企知识协同,与企业进行关键技术方法交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由于科技知识的复杂性,高校要做企业的领航员,拉近学校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的距离。科学技术本身具有复杂性,知识在高校和企业之间进行转移、消化、开放、共享、集成,本质上是对双方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和提升的过程,尤其是对科技成果接收方的承接能力提出挑战。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派遣科技特派员,长期入驻企业,开展端对端科技服务工作,对科技成果接收方的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充分消化理解科技成果;另一方面让企业的技术人员深度参与研发过程,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关键技术,掌握科技研发与转化中的内在规律,提高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发展。


3 加强企业在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建立市场化合作机制企业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是资金投入、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的主体,主体地位要进一步强化。加强与高校、政府之间的对话,同时以自身实际需求为导向,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提高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的能力,合力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平台与科研服务平台。建立以“政府引导支持+企业和高校共同参与+市场化运作”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基地,搭建企业与科研院所的沟通桥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发展步伐。示范基地的建立,必将有效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流动集聚,实现各自优势的发挥和有效对接。


 4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风险投资市场,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随着我国创新创业的兴起,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较为复杂,周期长、风险高,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是科技成果转化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一个技术或产品从最初的基础研究到技术开发、熟化转化,再到走向市场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政府的资金投入难以覆盖全过程,风险投资作为一种特殊的融资手段,可以从科技成果从研发到产业化全阶段提供资金保障。同时,要解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还可以通过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平台,建立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引导,吸引企业投资和民间资本投资,并依托金融机构资金为支撑的多渠道、多元投资融资体系,这样既可以减少政府财政的压力,也可以正确引导社会资本的走向。


  综上所述,我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经济发展速度转向中高速,产业迈向中高端,将面临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高校作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科技成果,但科技发展的增速和产业对于科技发展与技术革新的依赖,使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所面临的压力也剧增。如何在产业发展中加速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的进程,进而提升科技服务经济的能力,是高校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标签: 

上一篇: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有哪些?科转服务机构如何助力? 下一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有哪些痛点难点?如何突破?这个报告讲透了

相关推荐:

  • 我想买
  • 我想卖
专利类型:
专利名称: *
您的姓名:
您的电话: *
验证码: 免费获取验证码
需求描述:

购买专利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010-83278899

返回顶部